潍坊市土地储备系统
1 项目基本情况
1.1 项目背景
土地储备信息分散管理、互不连通
土地储备业务信息化水平不高
规划监管面临难题
储备风险天然存在
1.2 项目目标
主要目标:
1.实现土地储备业务信息化与无纸化办公
2.实现土地储备信息的集中存储,高效应用与共享
3.实现土地储备业务流程的智能化,利于监管和预警
4.为一线土地收储监管提供信息支撑
1.3 建设内容
土地储备数据库建设
土地储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
土地储备信息上报APP建设
土地储备运维管理系统建设
1.4 核心需求
2 主要工作成果
2.1 总体完成情况
任务项 | 任务要求 | 完成情况 |
方案设计 | 1)潍坊市土地管理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2)数据库设计、系统设计、测试报告、部署手册、用户手册 | 全部完成 |
数据建库 | 1)库体初始化能力。 2)数据入库能力。 3)建库处理能力。 | 全部完成 |
系统研发 | 潍坊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开发,能力要求: 1)入库能力 2)入库处理能力 3)数据浏览与查询能力 | 全部完成 |
潍坊土地储备信息服务系统开发,能力要求: 1)成果展示能力 2)收储出让分析能力 3)统计台帐能力 4)运维管理能力 | ||
潍坊土地储备信息上报APP,能力要求: 1)信息展示能力 2)信息上报能力 |
2.2 项目成果展示
管理系统
服务系统
移动APP
3 技术实现情况
3.1 技术路线
3.1.1 数据管理
UML建模
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UML统一建模语言开展数据库设计
数据组织
采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建模和组织
空间存储
采用OracleSpatial为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。
服务接口
采用Restful规范对数据提供统一的访问与读取接口
3.1.2 系统研发
采用Visio2010作为面向对象分析与系统建模工具,统一建模语言UML作为系统建模语言;
采用Oracle11g进行土地储备数据的统一存储,ArcGIS 10.1作为GIS平台;
采用C#和JAVA及前端脚本作为主要开发语言,IDE为Visual Studio 2010、My Eclipse和Android Studio;
采用C/S、B/S及移动端的混合架构模式
地图服务采用OGC的服务标准,数据接口采用restful标准规范;
系统测试按RUP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中测试流程和规范,采用IBM的Rational系列软件作为测试工具和缺陷管理软件。
3.2 总体架构
服务器类型 | 台数 |
数据库服务器 | 1 |
WEB应用服务器 | 1 |
移动应用服务器 | 1 |
合 计 | 3 |
3.4 关键技术
3.4.1 地块便利性
问题提出
地块的便利性取决于很多方面,包括生活设施的丰富度,交通的便利性等等,而且对于不同人,对于便利性的要求也会有差异,很难用指标去量化。
解决途径
只选取对大多数人通用的因素作为便利因子,包括教育,医疗卫生,生活设施三大类。
采取分级制度,将便利指数分为五个等级,对于便利因子根据数量和距离采取相应的权重。
地块便利性指数
教育类
医疗卫生类
生活设施类
3.4.2 地块收储价值
问题提出
从地块储备的角度出发,影响地块价格的因素有很多,地块位置,政策,市场心理等,评价方法也挺多,有适合农业用地的边际农业价值定价法、实物期权定价法及适合商业用地的时间空间模型定价法等,但是都有一定缺陷。
解决途径
不做定量分析,只做定向分析,土地储备是一种调控手段,宏观性是其主要特征。
从长远角度出发,从便利性及规划角度入手,判断地块的收储价值。
地块收储价值
规划因素
便利因素
4 项目组织与实施
4.2 保障措施
潍坊市土地储备管理系统 | |||
领导 小组 | 组长 | 李处、王总 | |
组员 | 朱科长 | ||
项目 实施组 | / |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储备中心 | 北京中勘迈普科技有限公司 |
负责人 | 吴晓梅 | 胡宝玉 | |
团队 成员 | 项目经理:胡宝玉 项目设计:李飞、胡宝玉 系统开发:李飞、杜培站、张志伟、张志奇 系统测试:李钢、张倩 配置管理:刘永生 质量保证:吴家付 技术支持:李飞 |
4.3 实施历程
5 总结与展望
5.1 项目总结
建设成效
1、项目研发了管理系统、信息服务系统、移动上报APP三个系统,并基于潍坊市的土地储备信息,整合多源、多类型数据资源,汇聚行政区划、规划、地价等专题数据及服务,完成了潍坊市的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建设,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提供潍坊唯一的“一站式”土地储备信息服务,为国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。
2、通过智能化的收储分析及一体化的监管流程,项目势必将为潍坊市土地储备的地块收储、供应等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,加强了潍坊市土地储备中心的资金风险管理。
3、通过移动上报APP,实现了一线工作人员与强大后台业务系统的联动,实现了土地收储的实时动态监管,保证了“数据血液”的流动性、生命力和业务系统的可用性。
项目特点
1、在数据管理模式方面,系统选用了成熟的商业数据库Oracle,而空间数据及索引的存储主体选用OracleSpatial ;
2、采用分布式架构,服务规模可以水平扩展,任何性能瓶颈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增加集群节点来解决,同时支持虚拟化服务集群部署及云存储,实现弹性扩展,并具有跨平台的特性,在Window / Linux 32/64下均可部署运行;
3、支持标准服务类型,兼容商用及开源中间件,可满足各种应用定制需求,具备良好的扩展性。
5.2 工作展望
后续工作
1、引入三维可视化技术,实现土地和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和交互显示。
2、将动态、实时的遥感影像(航片或者卫片)信息应用于土地储备系统中,实现土地管理、动态监测、影像对比识别等多种功能的集成和统一。
工作展望
储备财政一体化管理
对于储备业务资金的管理,需要和财务部门的业务相结合,才能实现一体化管理
储备上升到规划
对于土地的供应,也需要配合国土部门的总体规划,依据规划而执行,根据执行来反向调整规划。
储备开发利用管理
对于储备土地供应,能够相当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情况,可以结合一些空间分析来做到辅助决策